洌比大汗更了解边塞的情况。
如今的边塞和金都在不断地试探彼此的底线,看谁先摊牌,相比之下,边塞的定力更甚。
或者说,是底牌更好。
刘氏一族覆灭,又会有很多张氏李氏兴起,洌不意外,但也没有想到那么快。
只是这兴起的张氏,低调内敛,几次交手都没有摸清楚他们打仗的套路,仿佛像一张大手缓缓地包着,随时准备出其不备,从其他地方凿出一个小缺口,以翻转战局。
洌更怕的是,如今边塞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,此时最容易被击破。
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主动出击。
当洌的想法摆在汗的面前时,所有部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和亲。
既然对面喜欢和亲,我们也可以嫁个女人过去。
至于人选,汗却犯了难。
不同于金,汗对为数不多的两个女儿视若珍宝,哪个都舍不得。
而有心者,揣测汗的想法,声称部落的女子过于彪悍,不习惯金的繁文缛节,不仅不会使两国关系友好,反而容易让金当做借口,质疑身份。
而此时,洌想到了苏凝,洌的心头颤了颤,将苏凝的名字脱口而出。
汗想了想,提出疑问,“金有多少人知晓苏凝的真实面目”。
洌大胆回应,“无妨,反正众所周知,凝玉公主已故,就说这位女子,是汗从小生于金的私生子,近年寻来,所以知晓金的礼节。”
“再者,苏氏一家灭族,藏于深闺的女子,知晓她面目的也近乎于无,就算有相识的人,如今的苏凝也与三年前大不如同,另外...”洌低声道,“她的眉眼中有贵嫔的样子。”
洌继续道,“先不说,将她许配于谁,就是这一点,相信也能让金皇或者故人有所惦念。”这份惦念能使苏凝平安,也能使苏凝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部落族人们纷纷点头,没有提出异议。
第二日,便将和亲的婚书上报到金朝。
如今,金皇对贵嫔一心一意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看到婚书后,便自嘲道,“朕年事已高,不宜纳妃,前日听贵嫔提起,大皇子二皇子都尚未婚配,不如将边塞婚事赏给皇子们,众卿以为如何。”
下面议论纷纷,有的认为,一旦迎娶异族女子,皇位就无望了,金朝是不会允许让一位异族女子成为皇后的。
此时支持二皇子的大臣们以年幼、无为、未经人事等借口推脱。
一时之间,无人应对,众人皆看向大皇子。
金皇慨叹一声,眼神犀利。
大皇子率先迈出一步,“儿臣愿意,迎娶边塞贵女”。答允了婚事。
众人皆敬佩大皇子的勇气和作为,要知道,这位女子是个烫手山芋,免不得要搬回家供着,供得好也倒罢了,供不好就成了把柄。
尤其是边塞女子,不知规矩,不知礼节,大皇子不知是福还是祸呢!
金皇的眼睛亮了又亮,充满了算计和怀疑。“那就依你的,退朝吧。”
金铖的头叩到了地面,嘴角一丝微笑,也是无尽的算计和谋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