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亮了,祝小清彻夜未眠,她一边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、恐惧,一边又惦记着林染的病情。
餐桌前母亲道:“小清,你要收心好好找实习单位,别总是像昨天一样往外跑,你下学期就大四了!”
“妈,我可以不去实习吗?我需要时间学习。”祝小清试探地说。
坐在轮椅上的父亲只是默默无言。
“学习?你边工作不也可以边学习吗?我们辛辛苦苦供你读书,就盼你找个好工作,你也知道家庭经济紧张,你是个懂事的孩子,只有找到好的实习单位锻炼自己的能力才会找到好工作。”
“可是我同学都在考研,就正是我学习的黄金期,您就别催我去实习了吧!”祝小清哀求道。
“你要有良心呀!你看你这都快毕业了,弟弟妹妹还在读书正是要花钱的时候,你爸现在腿断了丧失了劳动力,我不指望你,我指望谁?”母亲一边说一边叹气,“可怜我命苦啊,早知道是这样,我就改嫁算了。”
父亲仍是默默地喝着白米粥不说话。
祝小清在心里说:“早知道是这样,你就别生我算了。”
在这二十一岁的年纪,她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生来就要听话懂事,也要无条件的听家里人的安排,她无比羡慕其他同龄人能够让自己的主见落地生花。
她转过身去,把目光转向窗外,想起而在大学中吃过的苦——一边兼职赚钱,一边拼命学习拿奖学金,多次是这个周末被占据,只能抽夜晚的时间挑灯学习。她也不是不知道在大学的黄金时光应以学业为重,可是不兼职她就不会有上大学的生活费。
想着想着,祝小清的眼角变得湿润,碗里剩下的白米粥已经再难下咽。
祝小清家庭的现状是:爷爷奶奶过世,父亲意外残疾,母亲掌管家中事务,在城里租了一套房子给别人酒店当保洁员,顺便照看弟弟妹妹读高二,他们是一对龙凤胎,较为懂事,成绩还可以。
这就是她的原生家庭,她在无形的束缚下,过了一年又一年。
母亲看不下去了:“你吃饭速度太慢了,做事别磨蹭,一碗粥要喝半年吗?吃好了把你弟弟妹妹衣服洗了,我要做事去了,还有,你别到处乱跑。”
在学校她有做不完的兼职、忙不完的学业;在家里她有做不完的家务活——如果没去打暑假工。自小,她就被贴上了勤劳能干的标签。
现在就她和父亲两个人在家,父亲像换了个人似的,成了透明的存在,包括她自己在内会经常忽视他。
洗完衣服过后,父亲破天荒的把她叫过去,问道:“小清,你觉得我该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?我是不是拖累到你们了?”
祝小清心中为之一震,只愣在原地发懵。
难道说父亲抑郁了?
她鼻子一酸,觉得也想的通,在家里谁照顾过他的情绪?几个孩子无视他,而母亲总是话里话外责备他。
“爸,你别胡思乱想了,你知道吗,其实世界上有很多残疾人,他们也依然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”
“唉,好在你还叫我一声爸!也算是我最大的欣慰了!几个孩子中,我最对不住的就是你,你可得坚强的把日子过下去,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。”父亲说出这句话时他的眼角分明闪着泪花。
祝小清上前握住父亲的手:“好了,爸,别想那些了。你需要什么就告诉我,他们不给你买的,我会尽力买给你。”
“其他的我都不要。给我送点笔和本子吧,我想写点东西,打发一下难挨的时光。”
他被剥夺了抽烟的权利,现在他还怕自己浪费电费不敢开电视,整日坐在轮椅上发呆,这是他第一次开口向女儿寻求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