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刚亮,村里的人就都起来了,拿着竹筐和篮子,又往山上赶。今天,大伙都直奔昨天那片山区,昨儿大伙观察过了,那地方附近一片都是鸡油菌,大伙也不用费劲再找,直接开开心心地摘了一大箩筐,然后下山了。
下山的路上,大伙一路上叽叽喳喳的,谈着今天的收获,脸上都带着笑。
走到一半时,李桂兰眼尖,瞧见旁边陡坡上长着几朵又大又圆的鸡油菌。她心里一喜,暗戳戳地就想要去摘,但奈何手不够长,于是就一点一点往陡坡边上走。
“桂兰婶,那地方陡,小心点!”身后有人喊了一声。
话音刚落,李桂兰脚下的石头一滚,她身子一歪,重心没稳住,整个人顺着坡滑了下去,重重摔在了地上。
“哎哟。”她疼得直咧嘴,捂着脚踝动弹不得。手里的竹筐筐飞到半空中,大半筐鸡油菌撒了出来。
旁边的人慌忙围过来,蹲下来查看她的脚:“哎呀,桂兰,你怎么这么鲁莽啊,为了那几朵大的,走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。”
“哎呦!那几朵那么大,我也是想摘嘛,谁知道…”李桂兰疼的龇牙咧嘴,试着想站起来,刚一使劲又疼得抽了口气:“不行,动不了了。”
“怕是扭着筋了,得赶紧回去敷敷。”两个小伙子一左一右将李桂兰扶了起来,身后的人将洒出来的鸡油菌捡回了她的筐子,“桂兰,筐子我们帮你拿着啊。”
李桂兰僵硬地扯出了一抹笑:“谢谢,辛苦你了张婶。”
“说这干啥,都是一个村的。”
一群人好不容易走到山脚下,两个小伙子先把李桂兰扶回她家,其余的人都背着筐子去了赵支书的家里。
看着满屋的鸡油菌,赵支书乐呵呵地说:“大家辛苦了,晚点我和晚棠会清点好各家交上来的数目,然后拿去镇上卖,赚回来的钱都会一分不少地给大家的。”
众人心里也高兴,附和道:“你们也辛苦了,那我们就先回去了。”
等众人走后,苏晚棠和赵支书吃过饭,就把今天各家交来的鸡油菌都搬到屋里,地上铺了块干净的布,两人蹲在地上开始清点。
赵支书在一旁拿着杆秤,称完一堆就记在本子上:“老陈家三斤六两,李家媳妇两斤八两……”
而苏晚棠就在旁边给鸡油菌分类,个头大的放在一堆,个头小的另外放在一堆。
屋里静悄悄的,两人一直忙活到深夜。终于清点完之后,两人都松了口气。
“这些鸡油菌整体个头都不错。”苏晚棠抬头跟赵支书说,“而且各家送来的数目也不少。”
赵支书点点头,在本子上算了算总数,“差不多够两麻袋,明早赶早去镇上,希望能卖个好价钱。”
两人用干净的棉布把菌子盖好,免得夜里受潮。随后将最后的工作做好之后,赵支书对苏晚棠说:“时间不早了,赶紧洗洗睡吧,明儿还要去镇上卖菌呢。”
苏晚棠点点头。
次日一早,赵支书就和苏晚棠一起将鸡油菌搬上三轮车,两人一起往镇上的供销社赶去。
暴雨过后,又出太阳,今儿个的太阳格外的猛烈,骑到半路,赵支书的衣服已经湿透了,头发也在滴水。
“支书伯伯,要不喝点水,休息一下?”
赵支书停了下来,用毛巾擦擦汗,喝了一大口水,两人在路边休息了一会,又开始出发了。
到镇上的时候,已经是中午了,收购部的张干事正擦着柜台。看见他们来,笑着迎出来:“两位是送啥好货来啦?”
赵支书赶紧掀开麻袋:“张干事您看,刚摘的鸡油菌,新鲜着呢。”
张干事伸手翻了翻,拿起一朵看了看,点点头:“成色确实好,够嫩,正好我们缺这货。”随后他报了个价,赵支书愣了一下,这价钱,比去年听人说的集市零售价还高许多。
“张干事,这价真有这么高?”赵支书按耐住激动的心情,小心翼翼再问了一遍。
张干事笑了笑:“今年的价格是高了一点,现在城里的人兴吃山珍,你们不知道,最近电视台还播了几期山里野味的益处,其中就有鸡油菌。所以城里的饭店都需要大量这种食材,需求量大了,价钱自然就上去了。”
赵支书也乐了:“这倒是好事,山里的东西能让城里人待见,也不用埋没了它们的价值,咱也能多赚点。”
张干事麻利地称完两麻袋,数了钱递过来:“往后要是还有这些货物,都可以往这送,我这儿可以高价收。”
“谢谢张干事。”赵支书激动地和他握了握手。
拿着这么多票子往回走,赵支书蹬车的力气都足了,笑着跟苏晚棠说:“真没想到能卖这么多票子,看来以后卖菌子也是条门路!这次多亏了你啊,晚棠,你可真是我们村的福星!”
苏晚棠嘴角也忍不住往上扬:“哪有,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。”
她心里却很高兴,既然现在城里人兴吃山珍,那以后山里的各种有营养价值的东西都可以拿出去卖,这不妨是村里赚钱的一条门路。
这样想着,苏晚棠觉得回村路上的景色格外美丽,因为她离带村致富的目标又进了一步。
三轮车刚到村口,村民们都围了上来问卖菌子的结果。赵支书跳下车,拍了拍布兜里的钱,敞开嗓门喊:“今晚都来我家,将今天卖菌子的钱结了!”
傍晚吃过饭后,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赵支书的家里,等人全都齐了,赵支书将今天卖的钱全部拿出来放到桌子上。
“今年的鸡油菌比较吃香,价格比较高,所以我们今天去卖的时候,卖了不少钱。”
有人按耐不住心情,忙问:“支书,那是卖了多少钱呢?”
赵支书笑了笑:“别急,今天一共卖了四十七块六毛钱,大的鸡油菌是八毛五一斤,小一点的是七毛一斤。”
话音刚落,人群顿时热闹起来。“乖乖,四十七块多?”有人数着手指算,“抵得上我半个月的工分了!”
李桂兰拄着拐杖往前凑了凑,眼里闪着光:“这么多?那往后天天上山摘,日子不就更有奔头了?”
“是,这段时间可以多去摘一点鸡油菌,其他一些有营养的山珍野味也可以摘,最近城里人比较喜欢吃这些,可以趁这个机会卖个好价钱。”
话音刚落,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:“我明儿个就上山,摘它个十筐八筐的。”
“哈哈,我也是。”